丽水职教集团

【职教观察】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深化产教融合需多方协力相互赋能

发布时间:2024-03-18 作者: 被阅览数:10


    记者:随着产教融合的制度和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教融合的形式也在不断拓展。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形态的不断创新对产教融合深化发展有哪些影响?

    曾天山: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按照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一体两翼五重点”工作布局,重点在于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工程,做实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做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记者:随着产教融合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创新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成为必然。现阶段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都形成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载体与形式?哪种办学方式更有利于产教融合发展?

    曾天山:从“一体”层面看,山东、广东、湖南等省份正在快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这些省份呈现出改革基础好、改革意愿强、有产业发展需求等特点。例如,山东省最近修订发布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走在了全国前列。从“两翼”层面看,市域角度——全国已有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不断推进,浙江省义乌市、福建省石狮市等都做得比较好;行业角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在于体现产业链特点,优势互补,共存共荣。例如,在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了“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另外,职业教育领域的产业学院不断发展,也体现出办学水平高、产学合作好的特点。

深化产教融合需多方协力相互赋能

    记者: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在政策、载体、形式以及责权划分、资源配置等方面难免还面临一些问题。现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最要紧的是解决哪些问题?需从哪些关键环节入手,更好地深化产教融合?

    曾天山:我国职业教育占据中等阶段以上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建设教育强国阶段,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吸引力是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强化企业责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之一。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通过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并落实在“两翼”建设上,形成制度化保障、实体化运作、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认识到校企共同育人是社会责任也是法律义务。其次,要相互赋能。具体包括: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研制推广教学装备;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民族地区更应重视产教融合发展

    记者:我们在整理今年地方两会热词时发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增设高职院校和职教本科”是高频词。这将对产教融合产生怎样的影响?

    曾天山:产教融合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压舱石。随着人口、技术、产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规模稳定、重心上移”现象,中职学校有所减少,高职院校有所增加。但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要坚持在职业教育赛道培养高技能人才。

    记者: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作用,请两位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民族地区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曾天山:民族地区产业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为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增强对西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精准帮扶。



上一篇:下一篇: